在中国医师节“弘扬抗疫精神、护佑人民健康”的主题活动现场,2019年福建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同期举行。我院林绥团队关于“雷公藤活性成分增效减毒的关键技术创新、新剂型的应用及新化合物的发现”的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福建医学科技奖二等奖,阙慧卿副研究员代表科研团队上台领奖。该团队在林绥研究员的精心带领下,崇尚科学、钻研技术、秉持正念、勇担重任,以创新、团结、正直、坚毅的院训作为根本遵循,弘扬神农伟业,百草园里展尽风华,为成为福建省基础医学研究的排头兵而努力奋斗!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硬实力、软实力,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实力。科研工作者手握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,当勇立潮头,锐意进取,耐得住寂寞,以实干创造新业绩,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回顾建院四十年来,我院承袭传统技术优势,道地药材深入研发,细胞免疫学枝繁叶茂。我院与省立医院深度融合,合作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,依托省立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和我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联合培养高端人才,并实施两院联合基金项目,提升科研原始创新动能。此外,我院积极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互鉴,探索医教研工相结合,营造开放有度的科研软环境,双方共享科研成果,共谋卫生健康发展之路。业务管理也更加科学化,结合5G、区块链、AI等先进技术,探索新时代科研管理新路子,打造互利共赢的科研共同体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院科研经费和设备投入逐年增加,201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全员数的50%,SCI收录数实现突破,达到13篇。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,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学术著作奖二等奖1项。我院还被授予“全国雷公藤突出贡献单位”称号。
我院在疫情防控期间,推动联合科研攻关,共申报了3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研究方向涉及“新型冠状病毒溯源、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”和“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、治理及影响”。完成5篇有关疫情管理的社科论文及8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系统综述,其中10篇系统综述和原创研究在医学预印版MedRxiv、SSRN上发表。先后推出两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飞行的感染防控专家建议。为中国和世界新冠肺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。《福建医药杂志》率先刊登福建抗疫系列论文,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福建智慧。
展望医科院的明天,我院继续坚持外引内培,加快人才队伍建设;充分利用两院融合优势,构建强大科研支撑平台;创新工作方式,引领科研水平上新台阶;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,科研教育实现弯道超车。